老年人经常腿脚抽筋的原因
1、寒冷刺激
寒冷是抽筋的常见直接诱因,可直接刺激引起腿部肌肉强烈收缩和血管突然痉挛。
2、出汗过多
运动时间长,无氧运动量大,出汗多,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如低钙、低钾、低镁,大量代谢废物堆积,内环境紊乱,也容易发生痉挛。
3、局部压迫
如长时间仰卧,使被子压在脚面,或长时间俯卧,使脚面抵在床铺上,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压迫状态,引起肌肉「被动挛缩」和血供不足。
老年人腿脚抽筋吃什么食物好
1、香蕉
脚抽筋可能是因为身体中缺钾导致的,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,能够帮助防治肌肉痉挛。特别是香蕉还是能够让人轻松的水果,含有的泛酸能够让人开心,解除忧郁。这对于因为长期精神紧张引起的脚抽筋也有不错的缓解效果。除了香蕉之外,另外富含钾元素的食物还有紫菜,海带,油菜,土豆,谷类等等。
2、牛奶
脚抽筋还可能是因为身体中缺钙造成的肌肉痉挛。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质,能够帮助补充身体所需要的钙元素,防治脚抽筋。除了牛奶之外富含钙质的食物还有黄豆,紫菜,芹菜,豆腐干,香菇等等。
3、紫菜
晚上睡觉的时候腿“抽筋”,很多人认为是缺钙,但其实缺镁也会发生腿抽筋。营养表示,喜欢腿抽筋的人不妨试试多吃一点含镁的食物。一般成年人每日对镁的需求量,男性为350毫克,女性为300毫克。缺镁可导致肌肉无力,耐久力降低。同时,镁还对心血管健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。
秋冬老年病如何预防
一、饮食——注意胃部的保暖
在秋冬季节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,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,胃酸分泌旺盛,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,肌体抗病力及适应性也随之降低。因此,冬季长者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,饮食宜选温软、素淡及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好,并做到少食多餐,忌食生冷,戒除,积极参加体育锻炼,改善肠胃血液循环,减少肠胃疾病的发生。
二、保暖——及时增添衣裤
冬季气温较低,为了抵御寒冷,机体调节功能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,比如皮下脂肪增多、毛细血管收缩、汗液分泌减少,组织代谢加强等,而长者由于主要脏器逐步老化且功能减退,皮肤松驰、皮下脂肪减少机体代谢功能低下,适应性和抵抗力较差,抗寒及抗病能力都明显的低于青年人。因此,当寒潮或强冷空气袭来之时,长者随时注意防寒保暖,要随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裤,避免着凉,防止感冒。
三、心理——保持精神愉悦
因为气候寒冷,阳光微弱,景物萧瑟的情景,长者们就会感到精神上有股无形的压力。因此,秋冬季也是长者抑郁症发病的高峰期。多抽出时间陪伴长者是尤为重要的,与此同时,长者也可多与好友相聚,聊天放松,多参加娱乐活动,如唱歌、跳舞、听音乐等,保持乐观情绪,豁达开朗,精神愉悦。
如何预防老人中风
一、戒酒戒烟
众所周知,吸烟会影响我们的肺健康,所以肺也会影响我们血液中的含氧量。一旦肺部出现问题,就会导致中风的可能性,而酒精很容易使我们的血管压力升高,引起血管破裂,也容易增加中暑的风险。
二、注意饮食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尽量不吃一些大鱼大肉,或者高热量、高脂肪的食物,这样会使我们的身体发胖,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我们可以吃些清淡的食物,多吃蔬菜和水果。
三、三高控制
老年人会有不同程度的三高,比如三高老人更容易患中风,所以要注意自己的三高,定期检查,如果身体有疲劳,就应该去医院做一次检查,避免中风的发生。
养老院对于失能老人应该如何护理?
一、看护老人是一项非常需要耐心的工作,看护得好,老人的生活也过得舒心一些,但看护上的差距,会影响到老人的生命和健康,如滋生褥疮,褥疮是由身体局部长期压伤形成的,一旦发生褥疮,不但加重病情,甚至可能继发感染,造成败血症,危及老人的生命。
二、为预防褥疮的发生,应经常给老人翻身,建议1-2小时给老人翻身,减轻身体压力,可促进血液循环,预防褥疮的滋生。需要专职护理员陪护时,可借助电动护理床的翻身功能,一键控制,帮助老人翻身,省去人工翻身的一些麻烦,市场上有些护理床只满足单侧翻身功能,功能单一,有时还需要人工翻身,也是一种浪费。该护理床不但有左右同时翻身功能,还可设定定时翻身,大大减轻了护理压力。
三、一般情况下还要注意老人的个人卫生问题,两天左右洗一次头,每天早晚给老人漱口,饭后漱口,每天睡觉前用热毛巾擦身,配合护理床的起背、下肢功能气泡脚,促进血液循环,出汗还可排出体内毒素,每周剪指甲,要有耐心。
四、在饮食方面一定要营养搭配,有益于消化的食物,少油腻,配得粗、细、吃得快,老人年老时吞咽系统也会退化,平时有时间可以多和老人聊聊,多安慰一下老人的心理。
对中老年人来说,健身运动的效果不取决于运动量的大小,而在于持之以恒。运动的频率一般为每日或隔日1次,或每周不少于4次,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天。初参加运动的人,开始运动次数及运动量应少些,每周3次,每次15~30分钟较适宜。以后每周3~5次,每次30~50分钟。体质稍差,年龄偏大或初次参加体育锻炼的人,可以慢跑或跑、走交替的运动方式,每次15~30分钟,每周2~3次,经过几周或几个月后,根据体质情况再增加运动频率。